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传真:0898-08980898
中华孝子系列|打爸爸器第二弹
结果立马就有读者来了兴趣,问我打爸爸器有没有新内容。(初代“打爸爸器”可以戳回看)
我说:“那可太有了!”。他的打爸爸器现在已经技术升级,以前都是假的闹着玩,还需要我配合他演戏,现在我在家里可真要提防着他突然就猫在某个角落对我放暗箭。
他甚至还画了设计图纸!将两个矿泉水瓶口锯下来合二为一,一侧瓶盖上钻两个孔,一个孔焊接上压电陶瓷(他从爷爷的废旧打火机上拆下来的),一个孔插上管子用来装“子弹”(子弹就是小区植物丛里捡来的小豆子)。
使用时打开另一侧的瓶盖,偷来妈妈的酒精喷雾喷两下再拧紧。然后按动压电陶瓷,瞬间爆燃的酒精产生的气压会挤压出“子弹”,就可以对着爸爸发射小豆子啦!
这是用废弃晾衣夹和一截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小铁管改造的。松开弹簧夹就能发射牙签,因为真能扎破快递箱子而被鹿老师依法取缔了。
用废弃晾衣夹,牙线、棉签以及不知哪里捡来的弹力皮筋改造而成。虽然装填弹药比较麻烦,但射程更远,命中率很高,并且吸取了上次被取缔的教训,将子弹从牙签改为棉签。
这个家伙居然还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调和起来,利用里面的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制作氯气。他实验的时候还提示我不要靠近,说:“爸爸,我只是想打败你,并不是想打死你。这些氯气有毒,我收集起来是想当核武器震慑你,但我不想你真的受伤。”
提示:氯气有毒,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受伤,吸入了要进医院的,大家切勿模仿!还有,清洁打扫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用!(他自己倒是记得戴了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的)
有时候我也会有点伤心,这个小没良心儿的,我对他爱到骨子里,他却整天说:“坏爸爸,臭爸爸,看招!”
鹿老师说:“你不是说,这是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时期,想要打败父亲、叛逆父亲、超越父亲,争夺家庭地位和母亲的关注吗?你不是说,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是追求卓越的动机吗?你不是说,很多小朋友内心都有战胜父亲的梦想,而且他们都是在将父亲打败之后才能完成自己的成长吗?”
我说:“道理都懂……那老话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孩子老说打爸爸,臭爸爸,我心里有时候还是会有点委屈……”
鹿老师说:“因为你就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挂的老父亲啊~表面上孩子在吐槽‘臭爸爸’,把‘打败爸爸’挂在嘴上,实际上是显示了你们之间的权力关系啊~”
鹿说:“对嘛,他当着你的面都敢这么说、这么做,恰恰说明你给予孩子的爱是自由的融洽的,你们的关系很好,豪无芥蒂。”
鹿老师补充,实际上先不论爸爸好还是不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可以当面直接说爸爸不好的孩子,在亲子的权力关系中是处于上风的,或者说至少是不落下风的也就是平等的——不管是长大以后实力渐长才占据上风(也就是老话说的“翅膀硬了”),还是从小就被爸爸疼爱而占据上风。
处于下风的孩子,是无法当面挑战父亲权威的。要是你这个爸爸真的很凶,或者他真的很讨厌很惧怕这个爸爸,那他是不会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
她说:“在我看来,‘打爸爸’不是宣战,因为他从来没有真的伤害过你,所以这件事的本质是他和你之间的一种游戏行为而非暴力行为,这是他对你的一种撒娇方式。”
我有点想明白了,不同于对妈妈表达爱意的直接,他和我这个爸爸之间的关系有爱,有竞争,有对立,但肯定是没有隔阂且不落下风的。因为“向爸爸宣战”“想要打败爸爸”,不管是撒娇也好,游戏也好,始终是他和我的一种沟通方式。
这就好比文化心理学中常用的“权力距离”这一概念,Hosftede就认为权力距离代表了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迁移到亲子关系中,其高低就代表了孩子对家长的绝对服从程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亲子关系还属于权力距离比较高的。家长是家庭中的权威,往往孩子不得不接受家长所施加的影响。因为在一段权力距离过大的关系中,低位者(往往是孩子)和高位者(家长)是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无关这个低位者的情商还是沟通能力。
高位者需要低位者无条件服从,但其实随着低位者知识的越来越丰富,很多情况下,可能已经超过了高位者。但父亲/母亲如果却仍然不愿意放弃权力,这时孩子就需要进行权力的重新分配——这可能就是亲子矛盾的根源了。
另一方面,如果低位者的诉求和情绪得不到满足,而又无法反抗高位者,那最终只能是通过内耗、向内自我攻击,或者消极抵抗、反生产行为(比如做事磨蹭、故意把事情搞砸)、或者向更弱者对外攻击去发泄,这可能造成了一些情绪问题、家庭矛盾甚至社会问题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顿悟,我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又不用担心太子谋反,与其纠结“父父子子”,不如大方承认“打爸爸器”的存在。与其堵,不如跟孩子一起研究研究怎么做好这样一件神器,没准还能从中让孩子认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爸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