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基地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展示

怕被秋后算账?五角大楼紧急宣布中东2大基地“清零”式撤离

发布时间:2025-08-27 19:58:16

  

怕被秋后算账?五角大楼紧急宣布中东2大基地“清零”式撤离

  突发消息,以色列空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了被称为“史上最猛烈”的空袭行动。这场攻击规模空前,目标名单几乎囊括了所有核心设施:、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原油储备中心、城市电力供应枢纽、导弹基地,甚至胡塞武装高层的住宅区也未能幸免于难。

  现场传回的画面震撼人心,宛如一部真实上演的好莱坞灾难片。巨大的蘑菇云在萨那市中心腾空升起,激光制导炸弹、卫星制导炸弹、空射弹道导弹等现代化武器轮番轰击,爆炸产生的烈焰照亮了整片夜空。

  这次空袭并非凭空而来,其根源要追溯到8月18日。当天,胡塞武装突然向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射导弹,迫使这一重要国际交通枢纽被迫紧急关闭。更为挑衅的是,在以军发动空袭前数小时,胡塞武装还高调宣称已向特拉维夫和阿什克隆发射无人机,并再次袭击了本·古里安机场。

  然而,以色列看似雷霆万钧的行动,却暴露出一个无奈现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情报网络在也门的作用几乎等于“盲人摸象”。多年来,他们无法精准掌握胡塞武装高层的藏身之地,更难彻底摧毁其军工体系。于是这次以军只能采取大范围覆盖式轰炸,寄希望于“火力碾压”能够侥幸奏效。

  但问题在于,胡塞武装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他们的基地即使被摧毁,也能迅速转移到其他隐蔽地点,重新集结力量。以军大规模空袭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向国内民众展示政府正在采取强硬手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致命一击。

  几乎与以色列行动同步,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也出现了重大调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突然下达撤军指令,要求立即从两个关键军事基地撤离,并明确告知伊拉克政府,不再遵守此前两国签订的框架协议所规定的撤军时间表。

  这一决定虽显得突然,却并非毫无征兆。自2024年伊拉克政府成立撤军委员会以来,要求美军彻底撤离的呼声一直此起彼伏。伊拉克民众频频围攻美军驻地,高举“要主权,不要占领”的标语,场面震动国际舆论。

  回顾历史,这一幕更显讽刺。20年前,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对伊拉克的全面入侵,耗资高达7630亿美元,付出了无数士兵的生命,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并不存在。如今,伊拉克人民却反过来要求美国尽快撤军,这无疑让美国陷入尴尬境地。

  事实上,美军在伊拉克的处境早已举步维艰。什叶派民兵武装不时发动火箭弹袭击,使得驻军安全堪忧,维持成本又高得惊人。与其继续在中东泥潭中消耗,不如将军事和战略资源转移到亚太与欧洲地区,显然更符合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布局。

  乍看之下,以色列对也门的大规模空袭与美国突然从伊拉克撤军似乎毫不相关,但两者背后却存在深层联系。

  以色列方面,本被外界普遍认为可能会直接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但却选择“侧击”胡塞武装。这种“声东击西”的战术制造出巨大的战略迷雾,看似震撼,但实际上治标不治本。胡塞背后有伊朗的支持,单纯依靠轰炸难以真正削弱其实力。

  美国方面的撤军并不是单纯的败退,而是典型的战略收缩。华盛顿深知中东局势复杂,继续深陷其中对其全球战略极为不利。此时选择“收拳”,既能缓解国内的反战压力,又能腾出手来应对中国与俄罗斯这两大竞争对手。而且,美军在科威特、土耳其等地仍保有大量军事基地,一旦局势突变,他们随时可以重返战场。

  两件事结合起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美以之间的分工与默契:以色列在前线展示武力,充当“急先锋”;美国则在后方稳控大局,进行战略调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表面看似各行其是,实际上却是一种协调配合。

  但问题在于,中东局势如同一锅沸腾的粥,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胡塞武装背后有伊朗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虎视眈眈,土耳其与沙特等地区大国也在暗暗较劲。美以想依靠军事打击来压制局势,结果只会是“火上浇油”,让这片土地更加动荡不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0898-08980898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